海上滚装船舶安全监督管理规定
1、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于2002年发布的第1号令,我们出台了《海上滚装船舶安全监督管理规定》。这项规定是在2002年5月20日的第8次部务会议中审议通过,并自同年7月1日起正式开始实施。这项法规的出台,旨在强化海上滚装船舶的安全监管,以确保航行安全和乘客的生命财产安全。
2、第一章 总 则第一条 为了加强海上滚装船舶安全监督管理,保障海上人命和财产安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上交通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船舶和海上设施检验条例》等法律、行政法规,制定本规定。第二条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管辖海域内对滚装船舶的安全监督管理活动,适用本规定。
3、第一章 总则第一条 为了加强海上滚装船舶安全监督管理,保障海上人命和财产安全,根据有关法律和行政法规,制定本规定。第二条 本规定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管辖海域内滚装船舶(以下简称“滚装船舶”)的安全监督管理活动。
4、海上滚装船舶的安全管理规定对车辆、货物和乘客有明确的要求。首先,车辆搭乘滚装船舶时必须符合规定(第四十条),需要出示车辆行驶证和驾驶证,并需填写车辆安全装载记录,如实申报车辆及其装载货物的详细信息,包括名称、性质、重量和体积。
isps是什么?
ISPs:互联网服务提供商。ISPs是Internet Service Providers的缩写,指的是提供互联网接入服务的公司或组织。 EBS:企业业务系统。EBS是Enterprise Business System的缩写,是一种集成了企业各种业务流程的软件系统。 DTHC:似乎不是一个常见的缩写或术语,可能需要根据具体上下文来解释。
isps是指《国际船舶和港口设施保安规则》(International Ship and Port Facility Security Code,简称:ISPS Code或ISPS规则) 于2002年12月在伦敦召开的国际海事组织海上保安外交大会通过,并于2004年7月1日开始生效。
ISPS是一种由国际海事组织制定的船舶安全保卫计划。它是为了提高船舶的安全管理水平和应对潜在威胁而设立的一套国际性的规范和指导方针。该计划旨在确保船舶在全球范围内的航行安全,减少船舶遭遇的安全风险。详细解释:定义和背景:ISPS是一系列安全管理体系,旨在确保船舶在全球航行过程中的安全性。
ISPS:是International Ship and Port Facility Security的缩写,直译为国际船舶和港口设施安全。这是为了确保海上运输的安全,按照国际海事组织的规定,港口设施需要支付的一种安全管理和监控费用,旨在防止恐怖袭击和非法活动。
ISPS就是国际海上船舶和港口保安规则;而ISM是国际安全管理体系。ISPS是11时间后由美国主导的一项促进船舶港口安全的保安规则;ISM是上世纪90年代由于很多船舶缺乏保养而造成沉船事故后,IMO牵头主导的一项促进船舶安全管理、规范保养的规则。
ISPS:代表International Safety and Security Protocol,即国际安全管理规则。这是国际海事组织推出的一项旨在保障海上安全和防止恐怖主义的措施。船公司和港口会因遵循ISPS要求而收取相关费用。EBS:可能是Electronic Bill of Lading的缩写,即电子提单。
ISM安全管理
1、公司必须执行严格的内部审核,以确保安全和污染预防活动与安全管理体系规定相符(11)。这一步骤是按照既定程序定期进行的,旨在评估体系的有效性,必要时还需进行复查(12)。审核过程及其可能的纠正措施必须按照文档化的步骤进行,以保证公正和透明(13)。
2、DPA的意思是;岸上的指定人员。他的职责是代表船东负责防污染,安全操作方面的事务。
3、条款规定,公司需制定详尽的应急训练和演练计划,定期对船员进行模拟实战演练,以提升他们在实际紧急情况下的应变能力。安全管理体系的核心是确保公司机构能在任何时刻对船舶面临的危险、事故或紧急事件做出迅速、有效的反应,这一点在3条中得到了明确。
4、在安全管理体系中,公司还需特别关注那些可能因突发故障引发危险的设备和技术系统(3)。这涉及到对备用设备的定期测试,以及对非连续使用技术系统的强化监控,以提升其可靠性,防范潜在风险。所有这些维护措施应融入船舶的日常操作中,确保船舶始终处于良好运行状态,符合ISM规则的要求(4)。
中华人民共和国船舶污染海洋环境应急防备和应急处置管理规定(2016修正...
第二条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管辖海域内,防治船舶及其有关作业活动污染海洋环境的应急防备和应急处置,适用本规定。船舶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管辖海域外发生污染事故,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中华人民共和国管辖海域污染的,其应急防备和应急处置,也适用本规定。
海洋环境保护法是防止海洋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保护和改善海洋环境的法律、法规、规章和标准的总称。1979年我国第一部综合性的环境保护基本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试行)”对海洋环境的保护方面作了规定,1983实施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规范我国管辖海域及沿海地区海洋环境保护活动和行为。
浙江省水上交通安全管理条例(2021修正)
1、第一章 总则第一条 为了加强水上交通安全管理,维护水上交通秩序,保障公民人身、财产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上交通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内河交通安全管理条例》和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
2、第一章 总则第一条 为了加强海上交通管理,维护海上交通秩序,保障生命财产安全,维护国家权益,制定本法。第二条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管辖海域内从事航行、停泊、作业以及其他与海上交通安全相关的活动,适用本法。第三条 国家依法保障交通用海。
3、海事管理机构经对前款规定的管理体系审核合格的,发给符合证明和相应的船舶安全管理证书。(第十一条)【说明】自我国推行船舶管理体系化运行以来,我国船舶质量显著提升,水上交通事故大幅下降。
4、第一章 总 则第一条 为规范海事行政处罚行为,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保障和监督水上海事行政管理,维护水上交通秩序,防止船舶污染水域,根据《内河交通安全管理条例》、《行政处罚法》及其他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制定本规定。
5、第一章 总 则第一条 为了加强水上交通安全管理,及时、正确处理水上交通事故,保护国家利益和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上交通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内河交通安全管理条例》和其他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6、将第三条第三款修改为:“交通运输部在中央管理水域设立的直属海事管理机构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在中央管理水域以外的其他水域设立的承担水上交通安全管理职责的机构(以下统称海事管理机构)依照职责分工负责辖区内发生的水上交通事故的统计工作。
船舶安全管理体系需要建立哪些内容
1、质量保证:船舶制造企业需要建立完善的质量保证体系,确保船舶制造的质量符合相关标准和规范的要求。环境保护:船舶制造企业需要采取相应的环境保护措施,减少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确保船舶制造的环保性和可持续性。安全管理:船舶制造企业需要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体系,确保船舶制造过程中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2、IHM列出了如重金属、易燃油漆、石棉等13项有害物质,并强调了PCB等特定材料的管控。船舶管理需建立体系,确保在船舶生命周期中管控有害物质,以保障安全、环保和船舶回收利用。IHM包括船舶结构、操作废物和物料三部分,新造船舶和现有船舶IHM的第一部分处理方法各有不同。
3、第二条 本规定适用于航运公司安全与防污染管理体系(以下简称安全管理体系)的建立、实施、保持及其相关活动的监督管理。第三条 交通部主管全国航运公司安全与防污染工作。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事局依照本规定对航运公司安全与防污染活动实施监督管理。
4、第九条至第十条着重于船长的决定权和教育培训制度,确保所有相关人员熟知规定和操作规程,具备应急反应能力。第十一至十三条规定了船舶的定期检查、应急预案制定及事故报告机制。第十四条规定,船舶所有者可委托其他航运公司管理,但需签订协议,明确安全与防污染的责任归属及资源提供。
5、同时要求船舶开展体系管理,国际航行船舶紧跟时代发展满足海事劳工公约和国际保安规则要求,从软硬件上进一步丰富了船舶适航内涵。(二)全面有效和重点突出地规定了航行停泊作业内容。